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中秋下着《桂花雨》

中秋下着《桂花雨》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中秋下着《桂花雨》

 

时间真快,转眼已经5周了,本周我们安排对部分教师的课堂进行了调研。行政一行都得下去,没课的老师也要参加。

一天,除了自己上课,听了一节数学课,一节科学课,还有一节语文课。数学课的执教老师是个从外岛过来,有五年教龄的女教师。她的课堂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虽然是外行,但大概的还是懂的。老师不能只授之以鱼呀!

科学课是那个老师要参加市里的公开课,于是进行了磨课,那是个很优秀的老师,对课堂的拿捏很真不错!

语文课欣赏的就是《桂花雨》。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中秋节中下着《桂花雨》,真是太好了,这样的日子就是为学习课文,体会思乡之情而做下铺垫。

如果老师能从中秋思乡,桂花寄情来拓展,朗读感悟课文,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可惜,一块荒地没有利用,那毫无起眼!

没关系,老师为每张桌子的孩子都准备了一包桂花,课前,让孩子打开桂花,闻了闻,我心里一亮,不错,可以从这入手,闻桂花、说桂花、品桂花从而读桂花!

可惜,还是没有,老师只有让孩子们闻一下就让孩子带着桂花的香气去读出香味来,我想,这香味虽然是一种情,那要孩子怎么去读出来呢?除非老师引导着,从评议上“品”出香味。

不过,结果还是失望了,老师问:“他读出香味了吗?再读一次。”

香味没有体验,怎能读出?

反思课堂,有几点不成熟之见。

首先,老师紧抓读,从哪里看出作者“乐”?学生划出句子,老师逐句让孩子朗读。

母亲对桂花的情也从文中句子进行了朗读。

但是,这些理解都是停留在表面,孩子们并没有深入地体会出,作者“乐”在哪?其实从我摇桂花的一些句子就可以体会。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从这些句子中深入,再朗读指导,那孩子的香味就飘的远了。

其次,作者的思乡是主线,并不是只有母亲才觉得桂花是家乡的好,作者本人也是如此以为的。这是浓浓的思乡情,深深的恋乡结。老师没有突出这条情感线,真是遗憾!

再次,老师对课文作者的介绍也没有加以利用,作者琦君从1949年离开家乡去了台湾后,那么对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非常想念祖国,这在文中直接可见,这也可以拓展文本的价值,可以,老师在介绍后,就挂着了。可惜!

“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呀!

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抵得上外面的一座小山的桂花,这是情的作怪呀!

在这中秋时节,为什么不让桂花雨下得猛烈些呢?

为什么不让孩子在下着桂花雨的情景中过一个难忘的中秋?

为什么不让孩子浸在桂花中过这个中秋?

为什么不让孩子带着桂花的香味,回去与家人一起过这个中秋?

课堂真是遗憾!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1881.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